嘉兴市文物保护网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新闻中心»主导考古类文化遗产策展是考古人应有的担当
主导考古类文化遗产策展是考古人应有的担当
发表时间:2016-07-19    浏览次数:2310

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高大伦  2016-07-19

    2013 年,我们曾把我院在那之前十多年来做过的几个文化遗产展陈创意策划方案汇集成书出版,即《文化遗产展陈创意策划方案集》一书。该书是为纪念四川省文物考古 研究院成立60 周年出版,初衷是想总结我院所做的文化遗产展陈业务,纠正大众关于考古工作仅仅是挖宝的根深蒂固的印象,从而展示考古人的多面业务人生。《文化遗产展陈创 意策划方案集》出版后,不断有朋友索要,偶尔也有一些单位请我们去交流文化遗产展陈创意策划的经验,甚至还有单位径直上门,委托我们编制策展方案。因此, 三年来我们又累积完成了几项方案。常遇朋友或同行与我们探讨文化遗产展陈创意策划的做法和经验,我们想,与其一一解释,不如公诸于世,任方家评说。

  本书收录了我们近几年完成的4 个文化遗产展陈方案,以下我想在此一一介绍下方案的编制背景。

  第一个策展方案是《解码汉时阙》。渠县是中国汉阙之乡,渠县县委县政府计划建汉阙博物馆,时逢我院正在渠县城坝遗址发掘,县文物部门前来向我们咨询。 鉴于汉阙博物馆规划展示的文物只有6 处7 个不可移动的汉阙,因而可以说是没有博物馆可陈列的文物。听闻因渠县拟建汉阙博物馆,有不少策展公司闻风而动,自告奋勇可以拿出很好的展陈方案。只有我们 把缺少陈列文物建博物馆的无操作性,以及建成后博物馆开放经营的利弊评估,向渠县方面如实相告。然而,渠县的汉阙博物馆仍势在必行,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坚持 委托我们编制策展方案。此后我们还从专业角度出发,先完成了县境内汉阙遗址的调查、钻探和试掘工作,并编制了保护规划。汉阙博物馆展陈方案的编制亦将考古 新成果和保护新认识融入到了展陈大纲中。经此,我们对渠县汉阙的认识更加系统,展陈大纲的内容出奇丰富,我想这是其它任何一家策展的公司很难想到,即使想 到也不会大费周章去做的工作吧。《解码汉时阙》去繁从简,化雅为俗,设计了“汉阙的故事”“汉阙上的故事”“故事里的故事”“汉阙主人的故事”4 个版块。曾听闻现场参观的当地老百姓说,一直以为汉阙很高大上,看上去冷冰冰的,难以亲近,但是看完展览,通过听故事的方式学到了许多汉阙的背景知识,既 容易看懂,更记得住,还深深感受到了汉阙的亲和力。我们把这种评价视为对展陈方案的最高褒奖。

  第二个策展方案是《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大纲》。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中国大遗址保护的新举措。我院陆续发掘三星堆遗址六十多年,还在遗址里设置 了考古工作站,对三星堆的了解和研究较为全面。据说先后有多家单位做过规划方案,但是没得到遗址管理方和专家的认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接手了这一具有挑 战性的工作。项目初期,我们的思路是,全国有数十个考古遗址公园,如果对遗址内涵不进行深度提炼,展示就可能零乱无章,或者说展示的是同类遗址高度同质化 的遗迹。因此,我们将遗址公园规划的思路调整为:提炼主题、串起线索、突出重点、强调特点、做大看点。最后完成了以“一个都城遗址、两条旅游线路、三片遗 址区域、四大互动工场、五个重要看点”为主题的《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大纲》。

  第三个策展方案是《雅州古城概念性规划及展示策划方案》。该方案是芦山"4.12"地震灾后重建项目——雅安雨城区古城区重建规划方案。这个项目是我 们从一家建设规划公司接手的,业主认为原方案文化元素和历史内涵挖掘不够。我们编制这个策划方案前,考虑其特殊性,先完成了雅安市文化文物普查和雨城区文 化文物详查,我们希望在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商业民俗背景,特别是文物、文献资料的研究上下足功夫。从而提炼出我们的创意。《雅州古城概念性规划及展 示策划方案》提出了依托一山一水一城的自然环境,重点规划好一道(茶马古道)、三街(明清古街、民国风情街、当代时尚街)、两中心(观音文化中心、茶马古 道体验中心)的设计理念。

  第四个策展方案《考古宜宾五千年》,展出的文物分为地面和地下两个类型,都是我们主持四川向家库区文物发掘和保护工作的成果。这个展览从市场调查、主 题定位到展陈大纲的编写,甚至场馆美术设计、讲解词撰写、展览营销推广方案编制、开幕式筹划、文创产品设计制作和首发式,特别是团队观众的组织、展前展中 的广告、展览新闻发布会、配合展览的大型系列公益学术讲座、展后总结等等,我们都主导或很大程度参与其中。作为策展人为一个展览所做的各项工作我们都做 了,其中恐怕还有一些工作是策展人不涉及的,我们也做了。

  多年来,在业界和社会上似乎都颇为流行的一种说法,专家做的展览,尤其是考古专家做的展览,只有考古专家才看得懂。这是把专家做的展览绝对化了,因而 把专家和社会大众对立起来。搞科普的都明白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没有专业研究就没有科学普及;没有精深的专业研究就做不好科学普及。我们愿积极行动起来, 通过一个个考古成果展览的精心策划,尽力做好公众考古,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考古科普工作。事实上我院多年来都把策划好展览视为是做好公众考古的重要抓手。

  这几年“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提法较多,很是流行。我们认为展览策划也应归属于文化创意产业。一个好的展览策划,往往能带来观众的大批涌入,还能带动 相关产业发展的效应。三年前,我们的《文化遗产展陈创意策划方案集》出版时,和者不多。然而,现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上升到国家层面进行规划和督促。我 们认为,在这个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时代,考古人不能仍停留在“挖出文物—编写报告—发表研究论文”的传统作业模式里,理当在坚守传统工作的基础上,积极 拓展新的方向,主动投身到包括文化遗产策展在内的文化创意产业这种新型事业中去。我们完全赞成复旦大学高蒙河教授在“首届中国考古大会”的演讲中发表“考 古人要参与到考古类展览的策展中”的倡议。同时我们亦认为,在具有条件并时逢机会之时,步子还可迈得更大些。正如2015 年秋天我在武汉参加“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时曾提出“考古人应尽可能主导历史文物考古类的策展”。

  以上四个方案即是我院在参与和主导历史文物考古类策展方面的一点探索和尝试。

  三年前,我们的第一本展陈方案集出版时,未想到一个更贴切的书名,就用了“文化遗产展陈创意策划方案集”这一名称,本书其实是前一本书的续篇,按理当 用同一书名。但我们认为书名稍显冗长,希望能更精练、准确表达书中内容,从而进行了书名调整。因为近年开始有人把做这方面工作的人亦称为“策展人”,我认 为以上介绍的几个方案都是展览策划中的一部分,故将本书命名为《文化遗产策展方案集》

  最后要说明的是,本方案集是个集体成果,每个方案的编写参与人员都在文本的前面列出,但仍可能有疏漏,特别是院里,想参与编写的同志也不少,编写文本 时有的人正在野外等原因未能参与,当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询问有关业务人员时,他们都毫无保留地提供田野考古的第一手资料,这是我们的策划文本编制能顺利进展 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我们很感谢他们的奉献和支持。还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本书最后的汇集和总篡过程中,我院王婷、赵宠亮、姚军、刘志岩等同志费心、费力、费 时,任劳任怨,也应特别致谢。



 
主办:嘉兴市文物局 承办:嘉兴市文保所 版权所有:嘉兴市文保所 技术支持: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子信箱:jxwbs01@163.com 电话:0573-82067233 传真:0573-82067233 浙ICP备14041269号
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