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安闸位于嘉兴海宁市长安镇,包含长安堰旧址,上、中、下三闸、闸河以及新老两坝示禁勒索碑。长安闸是连接运河和上塘河水系的重要水利枢纽工程及管理机构,也是江南运河上最重要的水利水运设施,其中所用运河闸澳制为运河上首创,是我国古代先进水利技术的实证。
长安闸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北宋时由堰改坝改闸,设专管官吏负责堰坝、闸门的管理和启闭;熙宁元年(1068年),长安堰改建成长安三闸,形成复式船闸,并保存原有的长安拔船坝;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建成三闸两澳并置澳兵20人,达到引潮行运、蓄积潮水、水量循环利用的多重工程目的,是运河上最早设立的澳闸制。清中期废三闸,改为盘车过坝,民国年间改为坝,解放后陆续改成闸桥。
长安堰旧址就是历史上的新坝,现存建筑为民国时期由堰改坝的拔船坝,并保留有早期闸槽和近代拔船设施和管理用房。
上、中、下三闸在熙宁元年(1068年)由长安堰改成长安三闸,形成复式船闸,元至正二年(1342年)整修长安三闸,并设官专管,清中期后三闸废,现存遗迹。上闸桥建于1964年,中闸桥1983年改建;下闸桥1979年重建,并保留有早期闸槽。
现存闸河为其历史位置,南段靠长安堰旧址附近保留有较早时期的驳岸,上闸桥往北驳岸有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