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文物保护网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工作动态»嘉兴:保护利用名人故居要走好“两手棋”
嘉兴:保护利用名人故居要走好“两手棋”
发表时间:2014-12-12    浏览次数:3079

来源:嘉兴日报  作者:耿俪洳  2014-12-03

    位于梅湾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汪胡桢故居预计将在2015年春节前夕开放。届时,汪胡桢一生的经历、成就和贡献将得到全面系统展示。这意味着这位中国现代水利工程技术的开拓者将真正走进大众视野,成为我市一张厚重的城市文化名片。

  名人故居,要走好保护利用“两手棋”。汪胡桢故居的对外开放展现的是我市对名人故居保护的重视,对名人文化资源利用的关注。因为名人故居不单承载着名人的名气和声誉,也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城市记忆,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实际上,自上世纪80年代桐乡率先启动茅盾故居修缮,着力打出名人文化品牌以来,我市各地先后推出了王国维、沈钧儒、徐志摩等名人故居并取得良好社会效应。通过参观名人故居,市民游客增强了对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嘉兴的知名度 和美誉度也大大提升。

  名人故居要走好“保护棋”并不容易。纵观全国,因名人概念标准界定的不明确、故居产权归属问题解决的不容易、对外开放管理方式的不到位等,均制约了名人故居的保护。近年来,北京章士钊故居、上海丰子恺故居的遭遇更让业外人士心惊、业内人士心痛。值得庆幸的是,尽管存有一些遗憾,但嘉兴名人故居保护还算 是有条不紊。以“先保护后利用”为原则,一部分名人故居得到了及时的保护,有条件的名人故居则实现了有效的利用。截至目前,全市认定为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名人故居已达13处,绝大多数实现对外开放。

  名人故居要走好“利用棋”同样不容易。在我市,大多数修缮开放的名人故居是以名人事迹展示作为主要功能,目的在于让更多人能更好地了解名人,感悟那份文化、把握那段历史。但实际上,展陈并非名人故居的唯一功能,名人故居也并非只能静候观者前来。依托名人故居开展文化研究、推出互动活动进行宣传教育、结 合旅游开发提升故居人气等都不失为好“棋路”。同时,名人故居的利用也并非一定要走重金打造的“高端路线”,而是可以重在展现名人特色、讲好名人故事,把 名人故居蕴含的历史、文化和教育价值更加合理地挖掘利用起来,用现代化媒介手段和活动形式传播出去。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名人故居本就是老嘉兴们的“街坊”。保护起来、利用开来,名人故居也可以是市民游客常来拜访、常有收获的“精神邻里”。



 
主办:嘉兴市文物局 承办:嘉兴市文保所 版权所有:嘉兴市文保所 技术支持: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子信箱:jxwbs01@163.com 电话:0573-82067233 传真:0573-82067233 浙ICP备14041269号
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