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文物保护网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新闻中心»嘉兴博物馆:未成年人的第二课堂
嘉兴博物馆:未成年人的第二课堂
发表时间:2014-12-29    浏览次数:1900

来源:嘉兴日报  2014-12-28

    “怎么又预约完了?”在过去一年里,这成为嘉兴博物馆工作人员经常听到的话语。今年初以来,自嘉兴博物馆在“文化有约”网站推出“最炫民俗风”主题活动以来,预约名额常被迅速抢注一空。

  “一直以来,我们都很重视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相继与几十所学校签署馆校共建协议,先后成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德育教育基地、美术教育基地等,开辟了未成年人文史知识新天地,为未成年人了解家乡历史、触摸乡土文化提供了有利平台,成为未成年人的第二课堂。”嘉兴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继推出“零距离赏宝”、“文物进校园”等特色活动外,今年以来,以中国传统节日为切入点推出的“最炫民俗风”主题活动更是立意独特,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和大 力追捧。

  春节写春联、元宵节做花灯、清明节绘风筝、端午节做香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引导孩子亲自动手、家长紧密配合,形成了良好的亲子互动氛围。配 合播出的相关视频内容将知识与趣味呈现于一体,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寓教于乐中深入人心。据了解,截至今年12月中旬,嘉兴博物馆共举办“最炫民俗风”主题活动16个,合计94场次,参与人数达7200人次。与此同时,草编制作、脸谱绘制等传统技艺培训班更以其独具特色的号召力,受到青少年的广泛青睐。活动 中,孩子们在专业人士引导下真切感受着嘉兴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

  举办科普展览,是嘉兴博物馆开展未成年人教育的又一载体。今年以来,嘉兴博物馆相继引进了《鸣虫展》、《披毛犀古展》、《蝴蝶展》、《珊瑚展》等深受未成年人喜爱的科普展览。值得一提的是,在静态展览外,嘉兴博物馆还特别开展了展览配套活动,如在《披毛犀古展》期间增设了史前动物DIY制作区、猛犸象骨架模拟拼装区、冰川世纪动物拼图区,增强展览互动效应,临时增设的猛犸象等史前动物销售点,让孩子们在参观科普展后挑选喜爱的动物模型带回家,让观展印 象更加深刻。在《蝴蝶展》期间开展的“蝴蝶装帧”活动,通过制作蝴蝶标本来获取更多的科普知识,让孩子们体验其中的乐趣。在《珊瑚展》期间开展的“珊瑚手 饰DIY”活动,让孩子们以一颗直径12毫米的台湾浅海红珊瑚真品和1根70厘米红色玉线为材料,采用穿线、编织、打结等手法,DIY出一串精美的小手 饰。

  “明年我们还将继续推出适合未成年人参与的活动,让第二课堂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效果。”该负责人表示。据介绍,2015年仅“最炫民俗风”主题活动便 已排出了10多项内容,包括手工盘扣、雕版墨拓、南湖菱画、皮诺考古、磁性剪纸、钻木取火、巧绘雅扇、西瓜雕塑、果冻蜡烛、麦秆剪贴、珍珠沙画、蓝印花布等。在动手动脑中品味中华文化和传统民俗的独特魅力,想要参加的孩子们仍可通过“文化有约”网站进行预约。(记者 耿俪洳 通讯员 陈 宽)




 
主办:嘉兴市文物局 承办:嘉兴市文保所 版权所有:嘉兴市文保所 技术支持: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子信箱:jxwbs01@163.com 电话:0573-82067233 传真:0573-82067233 浙ICP备14041269号
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