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文物网 作者:田敏 2015-05-12
陆稼书家族祠堂2008年平湖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2011年3月,由市文广新局公布为平湖市文物保护点。2014年9月,2015年1月12日由平湖市人民政府公布列为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陆稼书家族祠堂正厅屋面椽子部分糟朽,望砖部分缺失,瓦片部分碎裂错位,柱、梁、枋、桁等槽朽严重,东西厢房部分墙体及屋面出现缺失,其严重程度已影响房屋本体的安全。2014年9月15日,新埭镇与泖河村对陆稼书家族祠堂进行修缮。2015年4月工程完成。
陆稼书家族祠堂位于新埭镇泖河村泖口自然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三合院式,由北侧正屋和南侧东西厢房组成。正屋砖木一层,面宽五间,进深三间。硬山顶,明间梁架为抬梁式,五架梁,前后带双步;山墙穿斗式,九檩。柱下垫鼓状石础、覆盆。厢房面宽两间,进深一间。建筑原为陆稼书家族祠堂,陆稼书(1630-1692),平湖泖口人,清康熙九年(1670)中二甲进士。在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被称之“天下第一清廉”官员。清雍正二年(1724)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入孔庙的圣贤。民国六年(1917)建筑开始作为泖浜国民学校校舍。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新埭党部也曾一度驻于建筑内。新中国初期作为学校;20世纪60年代初期,改为工厂。
陆稼书家族祠堂的发现为研究陆稼书生平事迹和弘扬清廉的为官之道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平湖市文保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