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作者:记者 陶 玮 通讯员 黄彩霞 2015-05-21
和专业人士一起零距离鉴宝,在县博物馆学习本土人文历史,参观社区流动博物馆……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海盐县连日来举办了系列主题活动,带领市民从馆藏文物和身边古迹中发掘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和尘封的记忆,进一步认识文物、了解文物、热爱文物,并积极参与文物保护。
零距离鉴宝
5月17日,海盐县博物馆举办了“文化有约——零距离鉴宝”活动,邀请前期报名的文物爱好者近距离观赏馆藏珍品。
本次零距离鉴赏的器物共有徐志凯设色花鸟扇面、朱泉徵花卉扇面、越窑青瓷双系罐、良渚玉璧、良渚玉钺残件5件器物。文物爱好者们一边听着县博物馆副馆长何东风对文物的介绍,一边仔细观察每一件器物的特点。
参与活动的文物爱好者对文物都有着相当的研究,他们针对自己所见,提出疑惑,相互解答。从良渚玉器的用处、打磨工艺,谈到青瓷的烧造、上釉技巧,再到书画的笔调、用色,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有文物爱好者说:“参与这次活动后,我得到很大的收获和启发,通过相互间的交流、探讨,提高了我的文物收藏和鉴别能力。”
何东风说,前期,县博物馆面向全社会邀请文物爱好者参与鉴宝,并根据收到的意向表准备藏品。活动的举办,旨在让文物爱好者更深入了解海盐历史文化和自己的根源,在社会认知中扮演好引导者与传播者的角色。
打造学生“第二课堂”
“在县博物馆参观其乐无穷,我每一次来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昨天,县博物馆组织海盐理工学院旅游专业学生走进县博物馆,进行课外培训活动。
作为一个文化机构,博物馆承担着保存收藏、诠释人类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责任。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博物馆”,更是强调了博物馆在提升公众认知中的作用。
活动中,县博物馆讲解员不但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海盐的历史,还从专业角度给学生教授讲解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是县博物馆开展公益教学、打造第二课堂的崭新模式。“县博物馆是青少年第二课堂活动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下来,我们还将陆续组织爱好文化的学生和市民,来到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何东风说。
流动博物馆进社区
近日,县博物馆启动“流动博物馆进社区”巡展,将介绍海盐古桥内容的图片展送进武原街道各个社区。
海盐历史文化悠久,古桥众多。这些散落在不同地方姿态各异、个性鲜明的古桥,积淀着厚重的历史,传承着文化血脉,是海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国际博物馆日为契机,县博物馆举办了“跨越时空——海盐县古桥征文活动”和“跨越时空——海盐县古桥摄影展”,以文字与照片的形式,向社会征集有关海盐县古桥的形象与故事,并把精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制作成展板送到社区,通过图片展的形式向社会展示海盐现存的古桥。
何东风说:“古桥承载和诠释着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桥本身的物质所在,而且是它所蕴涵的一种人文精神。希望通过‘流动博物馆进社区’活动,勾起大家对水乡的记忆,引起全社会对古桥保护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