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文物保护网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新闻中心»汛期来到!文物如何安全度汛引发关注
汛期来到!文物如何安全度汛引发关注
发表时间:2019-08-01    浏览次数:1615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作者:记者 刘修兵  2019-07-31

   近日,敦煌研究院对外公布的一则消息,牵动了很多人的心。通报称,受强降雨影响,莫高窟窟区积水较多,湿度较大,窟前大泉河发生洪水,造成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通往莫高窟窟区道路9公里处道路被冲毁,前往窟区的唯一道路中断。所幸,洪水并未对莫高窟文物造成破坏。随着我国特别是南方地区进入汛期,文物如何安全度汛再次引发了很多关注。

  “我国广泛分布的不可移动文物受到多种自然灾害因素的影响,地震、洪水、塌方、台风、雷击等灾害时有发生,对不可移动文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文物局及各级文物部门根据灾害和文物的不同类型、特点、影响程度,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尽可能降低自然灾害对不可移动文物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加强,极端天气明显增多,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的同时,也对不可移动文物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破坏,主要是因为部分地区发生较为严重的强降水并引发了洪涝、风雹、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文物造成险情。

  2018年,国家文物局收到6省(区)文物局上报险情排查报告,上报险情270处;其中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236处;涉及省级及以下文物保护单位共34处。险情主要包括暴雨冲沟、墙体掏蚀、墙体剥落、局部坍塌等。国家文物局督促地方文物局指导相关单位进行必要的临时性抢险加固工作,避免险情加剧。

  2016年9月,14号超强台风“莫兰蒂”登陆福建厦门,重创福建省大部分区域和广东省、浙江省部分区域。厦门鼓浪屿全岛共计约3000株树木倒伏,共计19棵古树名木倒伏,占全岛169棵古树名木的11%;遗产核心要素毓德女学校旧址中的三落姑娘楼局部受损;延平戏院等7栋代表性历史建筑屋面轻微受损,海天堂构宅园院墙受损;其他历史风貌建筑中,共有12栋建筑本体或宅园门楼局部受损,21栋建筑屋面或院墙轻微受损。

  “莫兰蒂”同样对浙江省部分区域带来巨大影响,局部地区发生暴雨、山洪灾害。浙江泰顺县的多座廊桥受损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泰顺廊桥”中的3座桥被冲垮塌,7座桥残损严重。

  “灾害发生前,厦门市启动了台风灾害I级响应机制,确保通知到每一个当地居民和游客,开展台风前巡查,安排专人值守,准备抗灾物资。”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台风登陆前后,正值“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申遗项目的现场考察前夕,考虑到受灾情况较为严重,国际专家推迟1个月进行现场考察。2016年10月,国际专家在对“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的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管理能力考察的过程中,对鼓浪屿应对台风的各项举措予以高度评价。

  浙江泰顺“泰顺廊桥”等文物受损后,浙江省文物部门与河流沿线水利机构、民众等密切协作,打捞收集廊桥建筑构件,10天内搜集到了被冲毁的3座廊桥的90%木构件。当地迅速组织专业团队抓紧开展灾后抢险修复工作,2017年3月,3座被冲毁廊桥的修复工程开工,当地非遗传承人和传统工匠是修复工程的主要参与者,保证了工程的质量。2017年12月,工程完工并通过验收。

  2018年夏季,甘肃省多地连降暴雨,并引发暴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造成49处不同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1座博物馆、1座纪念馆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灾情发生后,国家文物局指导甘肃省文物局等各级文物部门立即开展灾情应对,采取支护、加固、遮蔽、清理积水淤泥等措施,加强巡查防护,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并积极筹备灾后抢救性修复工作。”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家文物局紧急拨付80万元应急抢险救灾资金,并在同期的保护项目计划审批中追加批复相关抢救性修复项目共9项,各文物点有序开展了保护修复工作。

  为了减少汛期文物受损,国家文物局也多次下发通知,要求做好汛期文物安全工作。2017年,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做好汛期文物防灾减灾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充分认识到汛期文物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树立责任担当意识,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将汛期防灾减灾列为工作重点之一;提高风险评估能力,及时开展灾情调查、险情排查和损失评估工作,及时统计、汇总并上报灾情;提高灾害应急处置能力,迅速排除文物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有效的加固、支顶、围挡、排水、防渗等措施,控制险情发展;树立预防性保护理念,加强日常养护和预防性保护工作,完善文物周边基础设施,夯实防灾减灾工作基础。

  2018年,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做好汛期长城险情隐患排查和保护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2018年汛期长城险情段落抢险和保护工作意见的函》,要求青海、陕西、山西、宁夏、内蒙古、甘肃等省区做好2018年汛期长城险情隐患排查和保护工作。

  不仅是相关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相关科技力量的投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在近日科技部公布的2019年度12个重点项目申报指南中,就专门包括了“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任务)”,研究内容包括开展我国不可移动文物主要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研究我国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图构建方法;研究不同气候条件区域和不同类型文物自然灾害风险监测策略和风险管理框架;研究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风险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通过科技手段和措施,减小自然灾害对不可移动文物的危害和影响,提升保护的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主办:嘉兴市文物局 承办:嘉兴市文保所 版权所有:嘉兴市文保所 技术支持: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子信箱:jxwbs01@163.com 电话:0573-82067233 传真:0573-82067233 浙ICP备14041269号
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