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俞倩 文 蔡怀光 摄 2015-10-01

靠近南宋御街与河坊街,坐落于历史悠久的吴山之上,杭州博物馆总给人一种沉静而厚重的感觉。城市的历史与记忆,都留存在馆里,找一日闲,慢慢品味,才能找出埋藏在这些精美文物中的韵味。
杭州博物馆,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展区面积7000平方米,馆藏规模逾万件。2011年,馆内启动提升工程;2012年,推 出北馆“珍藏杭州”馆藏精品专题陈列;而今年十一,南馆通史陈列“最忆是杭州”将全新亮相。历时5年,南北双馆终将合璧,此后,它们将一起为市民讲述属于杭州的独家记忆。
那么,新开的南馆,究竟有什么好玩的内容呢?下面就让记者带你先睹为快吧。
此次新亮相的南馆,主题为“最忆是杭州”。全馆以城为主体,以史为脉络,以人为线索,以“感受杭州”为核心,展览借助“城、史、人”的结合,塑造了杭州的整体个性、演绎着杭州的故事百态。
一个个展厅,通过不同的装饰和文物,展现了杭州八千年的文明史和五千年的建城史,集聚杭州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所以,想要了解杭州城的历史历程,就快踏上这趟穿越杭州前世今生的“时空列车”吧。历史上的杭州,就从这里开始。
来一趟穿越杭州前世今生的旅行
五大单元,忆历史长河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当年,在杭州为官数年的白居易因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流芳百世的《忆江南》。而如今,许多游客一到杭州,看到这动人的山湖景致,也总是会将“最忆是杭州”这句诗挂在嘴边。其实,杭州值得忆的除了西湖的美,还有这属于六朝古都独特的历史遗迹。
新开的南馆,以“忆”为主题,“雅”为基调,追溯杭州五万年人类进化史、八千年文明史、五千年建城史,再现吴越安邦、南宋盛景、人文渊薮的人间天堂。
展览以时间为轴线,划分为五个单元:为天赐佳渚,钱唐故址(史前至六朝);邑屋繁会,东南乐土(隋唐五代);天阙皇城,百年行都(两宋);江南名城,人文渊薮(元明清);湖山依旧,再续文脉(民国)。从史前走到民国,南馆通史陈列将城市历史的精华都浓缩到了一起。
多媒体与文物也能玩出新花样
当多媒体遇上文物,它们究竟能碰撞出什么火花呢?来杭博南馆,你就能感受到了。
在序厅,引天光水色于室内,超大型LED电子屏将杭州风物集萃宝格之中,烟柳叠翠、荷花映日、湖上晴雪的抒情小品,良渚玉、秘色瓷、官窑器的历史纪实,浮光掠影间演绎最生动的杭州气韵,唤醒最熟稔的杭州印象。
在史前至六朝厅,模拟土层效果,会还原最真实的考古发掘现场,历史脉络在你的眼前豁然开朗。在隋唐厅,你还可以与钱王来一场虚拟射击游戏。穿越到吴越国,了解治理钱塘江水患的历史故事。
在诗赋湖山场景中,白居易百首诗篇将采用多媒体方式,营造如梦似幻的水墨诗意氛围。在两宋厅,借由虚拟翻阅文献,辅以投影和三维动画,栩栩如生地呈现南宫北市的都市格局、繁华喧腾的市井风情,而南宋临安城的坊巷故事,互动点播,古今对比,一览无遗。
杭州老市长苏东坡与酥油饼的渊源,则以妙趣横生的动画形式娓娓道来,让人不禁莞尔。在民国厅,“先生身影”以多层次立体舞台式情景演绎,运用、铜质雕塑及 视频的多层面结合,演绎出民国先生们卓尔不群的出尘姿态。在尾厅,观众可以在电子留言屏上点赞,抒发与历史面对面的感受心得,展望杭州的明天。
重宝琳琅,蛰伏已久的杭州大宝贝齐亮相
此次新的南馆,究竟又会有哪些重量级的藏品亮相呢?下面就让记者为你先揭揭秘。
●杭博镇馆之宝:战国水晶杯
文物名片:此水晶杯高15.4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5.4厘米。1990年10月,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战国一号墓出土。战国时期,玉器生产进入鼎盛 阶段,加工工艺不断进步,水晶杯便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此杯用整块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素面无纹,造型简洁,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最大的一件,其制作技巧和工艺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距今五万年前的牙齿:建德人牙齿
文物名片:建德人牙齿发现于建德市李家镇新桥村乌龟山,是浙江省境内首次发现的“新人阶段”的古人类化石。经鉴定,这枚人牙化石为30岁左右男性的右上犬 齿,距今约有5万年历史。该遗址还有多种哺乳动物化石伴出,包括猕猴、麂、鹿、猪、羊、水牛、猪獾、大熊猫、鬣狗、中国犀、剑齿象等。建德古人类遗物、遗迹的发现,表明远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杭州地区就有先民活动。
●一枚铜钱里的秘密:“招纳信宝”铜钱
文物名片:招纳信宝是公元1131年夏季,南宋将领刘光世在镇江特铸的军用钱币。当时宋军与金兵交战,长时间隔江对峙,伤亡颇大。刘光世获悉金兵内不少战士是强征来的北方百姓,久离故土加上水土不服,思乡情绪较重。于是,他亲自策划一枚特殊货币,上刻“招纳信宝”四字。每当俘获敌兵,刘光世待之以礼, 劝其解甲归乡,并给足路费,鼓励他们回去将此币秘密散发给愿意归乡的同伴。此法果然奏效,离开金营的士兵络绎不绝。一枚小小钱币,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瓦解金兵数万,最终逼迫完颜昌退兵而获胜。招纳信宝是在特殊情况下铸造的,数量有限;加之其流通区域仅限于长江两岸,因此流传至今的真品寥若晨星,十分珍 贵。
●元青花的起源:景德窑青花观世音像
文物名片:景德窑青花观世音像高19.6厘米,口径4.8厘米,底径13.5厘米,1978年在杭州古荡出土。此观音像主题山形,作捏面人状。胎体上下不一,胸部以上胎质洁白细腻,下部胎质粗糙。施影青釉,背面不及底,露胎呈土黄色。观音端坐中间,左右分别立一侍女,均手托果盘。三人均作俯视状。观音足下 有一立鹤,与一俯卧状小鹿,鹤鹿之间有两朵溅起的水花。观音背部有一约两厘米的圆孔,塑像内空,底座内空。观音的顶冠,衣领、披肩、袖边,侍女的头饰,衣纹,托盘中的食物,均有青花褐彩并用施彩。观音胸前的青花如意纹清晰明朗。该青花观音像的出土,引起了海内外的关注,为我国元青花的起源研究,提供了宝贵 的资料。
●世界上 “最大”的纸币:明“大明通行”宝钞
文物名片:大明通行宝钞是我国也是世界上迄今票幅面最大的纸币,票幅面积为338X220毫米。明代三百年,仅发行这一种“大明通行宝钞”,而且宝钞 的印制和发行始终是集中于中央政府,这种统一性是前代不曾有过的。并且宝钞不兑现,不分界,不限地区和流通时间,不规定发行限额,没有发行准备金,不改币名和形制,币制始终如一。
●小中见珍奇:无款竹丛翠鸟图团扇页
文物名片:扇面画在中国绘画艺术中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其特殊的形式显示出民族特色,为书画家和收藏家所重视。它虽属小品,但小中见大,咫尺千里。在题材上山水、花鸟、人物等应有尽有;在表现手法上青绿、浅绛、水墨、白描、工笔、写意、勾勒、没骨等样样俱全。此幅作品为绢本,纵21.6厘米,横25.1厘 米,采用了工笔双钩的画法,画面上荆棘竹丛中,小鸟憩于枝上,表现出安然幽静的意境,这种寄情于写生的花鸟画为宋代常见的风格。画面右下部钤有“鲜于”朱 纹印和“铁蕉仙馆”白文收藏印。
新老展馆游览攻略
杭州博物馆南馆,保留2001年开馆的杭州历史博物馆原有的建筑外立面风貌,其建筑形式呈现为依吴山而筑的山地建筑。全馆以馆区中间东西向为主轴线,重点内容置于中轴线核心区,串联起各时代板块。
那么,新的南馆该如何参观呢?
游览的起点呢,可以先从南馆开始,从山上的入口进入,就可走进展馆。展示功能区分为上下两层,即“最忆是杭州”杭州通史陈列,你可一个展厅一个展厅慢慢欣赏。逛累了,馆内还设有许多休闲和活动区域。
逛完南馆,你还可以直接通过二楼向北人行天桥来到北馆。
值得一提的是,配合新馆的开幕,杭州博物馆还将在10月2日新开《汉字源流》特展,特展展厅就设在南馆连楼,感兴趣的朋友都可以去欣赏。
杭博新展速递:《汉字源流展》
10月2日,由中国文字博物馆、杭州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汉字源流展》即将在杭州博物馆南馆机动展厅开幕。
整个展览以汉字为主题,以汉字的起源与演变为主线,用最新颖的形式、最科技的手段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讲述汉字的起源、形成、发展、演变和传播的轨迹,展示汉字的书写艺术及其数千年积淀的妙趣精华。
记录在动物骨骸、金属、石头、竹简、纸帛上的文字,在各个朝代以或沉重朴厚,或飞扬婉转,或森严宏大,或肆意狂放的书写线条,完成了每个时代美学最集中的表现。到了现代,汉字更将拥有悠长丰沛的活力。
本次展览遴选了120余件各类文物、实物及图片,不乏重量级珍品,如中国文字博物馆镇馆之宝贾伯壶(乙)、温县盟书,杭州博物馆的文征明行书轴等。
展览时间:10月2日—12月30日。
展览地点:杭州博物馆南馆机动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