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文物保护网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新闻中心»苍南旧时孔庙换新颜 新渡文化礼堂打造“精神家园”
苍南旧时孔庙换新颜 新渡文化礼堂打造“精神家园”
发表时间:2015-10-05    浏览次数:1605

来源:中新网温州  2015-10-05

    记者刚一踏进浙江省苍南县龙港新渡文化礼堂,就被一群穿着红色古装的人给吸引住了,原来他们是在为9月28日的祭孔大典做彩排。随着钟鼓乐声,身着红色衣 衫的人时而排成排,时而聚拢,时而合并,整个场面端庄肃穆。这样充满仪式感的场面深深地震撼了参加“海峡两岸媒体走进浙江苍南”活动的记者。

    近年来,“文化礼堂”悄然成为苍南县绕不开的热词。村史展示、知识普及、健身锻炼、民俗沿袭……内容丰富的文化礼堂,正在悄然改变村民们的生活。温州苍南龙港镇宣传办工作人员杨守将表示,作为文化中心的升级版,文化礼堂已经成为苍南人民的精神家园。

记者了解到,新渡村文化礼堂,以龙港孔庙(建筑规模浙江第三)为主体改建而成,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建有文化礼堂、道德讲堂和国学堂,设置有精品六 廊和文化长廊,配备有图书室、古琴室等八个功能室和羽毛球等4个运动场所,总干事和八大员负责礼堂日常管理和活动组织。

一走进礼堂就是孔庙门前的广场,一群身着红色服装的人在为9月28日的祭孔大典做彩排。“我们这叫八佾舞,是为了祭祀孔子,今年已经是第4届了。”其中一 位舞者姚大姐向记者说到。2015年儒家文化节暨第四届祭孔大典负责人黄启宇表示:“以前八佾舞是八八六十四个人一起跳,只有君王才有这种待遇的,现在我们也采用这种舞蹈形式,是因为我们也是孔子的后人,也把孔子当作帝王来相待的。”

据黄启宇介绍,如今祭孔已经不用以前那种封建跪拜的形式了,祭祀仪式形式上比较肃穆,跳完八佾舞后会把圣水、圣土送上去,然后献花。

往文化礼堂内里走,就传来了孩子们的阵阵读书声。8岁的龙港小朋友陈欣蕊告诉记者,自从文化礼堂开了道德讲堂和国学班,她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向学校请假一天,来这里学习,在这里她学到了很多传统文化和如何尊老爱幼。

记者注意到,在文化礼堂内,不仅有儿童朗朗读书声,还有长者爽朗笑声。在文化礼堂的一侧有一个大舞台,不少老年人身着靓丽时尚的服装,踩着拍子起舞。龙岗老年大学校长章志学告诉记者,这些在舞台上跳舞的,都是当地老年大学的学生,因为当地政府重视,让孔庙与老年大学相结合,才把这个舞台放到了新渡文化礼 堂。

在舞台的对面,还有一个排球场。村民张大姐告诉记者,这支气排球队是2004年时候建好的,平时老人们一有空就到这里来打排球,强身健体。龙港老年大学气排球协会副会长朱忠良也说,茶余饭后,他最喜欢来这里,和其他老人感受新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自从文化礼堂建成之后,村民白天在礼堂看书、聊天、弹琴打鼓、打球,晚上到文化礼堂跳舞健身。旧时的孔庙焕发出了新的活力,新渡文化礼堂扮演起了一个“凝聚精神”的角色,俨然成为新农村的精神家园。

22日-25日,“海峡两岸媒体走进浙江苍南”活动在苍南举行,本次活动是由中共苍南县委、苍南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中共苍南县委宣传部、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管委会办公室等承办的,吸引了来自海峡两岸的二十多家媒体参加。新渡文化礼堂便是本次活动的参观点之一。(记者 邵燕飞 见习记者 章天启)



 
主办:嘉兴市文物局 承办:嘉兴市文保所 版权所有:嘉兴市文保所 技术支持: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子信箱:jxwbs01@163.com 电话:0573-82067233 传真:0573-82067233 浙ICP备14041269号
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