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作者:秦毅 2019-09-19
日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程前往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瞻仰双清别墅、来青轩等革命旧址,参观香山革命纪念馆,观看《为新中国奠基》主题展览,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全国胜利和党中央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历史,缅怀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习近平指出,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这些天来,因为习总书记的到访,香山更“红”了。除了层林尽染的香山红叶作为“燕京八景”之一早就闻名遐迩外,更多的人们了解、关注到作为我们党领导解放战争走向全国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总指挥部,北京香山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革命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的重要标志。近日来,不但开馆不久的香山革命纪念馆人流如织,香山公园内的双清别墅、来青轩、思亲舍、丽瞩楼等8处刚刚修缮完成并对外开放的革命旧址,同样吸引了众多参观者。人们借助红色资源的进一步保护和利用,回顾历史,牢记使命,砥砺奋进。
革命前辈、革命先烈的鲜血和汗水浸透了中华大地,因此我们拥有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每一处都是历史的见证,蕴藏着动人的故事,浇筑着精神的高标。对此,需要我们切实提升保护和利用水平,更好地让红色文化融入当代生活,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艰难困苦的革命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也是中国革命与建设发展历程最真实生动的写照。我国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既有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大众进行革命活动的文物、文献、革命战争旧址遗址、纪念地等物化形态的资源,又有伟大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革命历程以及我党我军在革命战争年代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形态、规章制度等精神文化资源。
对于实物类红色资源,首先要加强相关纪念场馆及红色景区的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让红色文化的印迹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与此同时,要通过策划主题活动,强化红色景区的市场化运作,开发优化旅游线路,促进红色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精神类资源,要深入挖掘和整理史实资料,可组织党史、文博研究人员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同时,加强收集整理历史见证者或者革命先烈后代等相关人员的口述资料,通过讲述红色故事、解读红色精神,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
另外,此次香山更“红”,也再次表明,传播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价值,要善于运用媒体的力量。媒体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既能够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度,传播故事和理念,也能聚合更为详细的红色文化资源信息,更好地彰显红色品牌,促进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
无论是在纪念馆,还是在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文化的传播都不应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而应是融于血脉之中的动情传承。可以在挖掘红色资源的基础上,创作生产饱含当地红色基因的文艺作品,扩大红色资源的影响力,用雅俗共赏、寓教于乐的红色文艺作品,感染人、鼓舞人、引导人和塑造人。
红色资源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旅游资源,更是一种教育及精神资源,其所蕴含的革命精神与力量能够对人们起到鼓舞和激励作用。当前,要积极借助现代化的传媒手段、现代化的科技呈现方式,以及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契机,进一步保护利用好红色资源,让红色文化、红色基因动情融入当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