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绍兴日报 2015-11-06
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斗门镇三江村拆迁及三江村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近日,袍江开发区第三次组织召开专家研讨会,邀请近10名专家学者,就三江文化休闲区规划暨“三江所城”遗存文化资源保护挖掘工作广泛听取意见。
三江村有村民近5000人,是袍江开发区最大的村落。三江村历史上又称“三江所城”,是明代为抗击倭寇而建的一个千户所所城,也是目前绍兴唯一能看到 的所城遗址。三江村里用条石砌叠、高近4米的残存东城门,是明代的抗倭军事防御设施,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但因为历史原因,村内绝大部分原所城建筑和古 民居在实施旧村改造前已被村民拆毁改建,现存房屋中70%以上为上世纪70年代以后的新建建筑,其余建筑中属明清以前的也为数不多。
2014年,在三江村村民强烈要求下,袍江开发区正式启动三江村旧村改造。去年10月开始动迁签约,截至12月底,签约率达97%以上。目前,签约户 的房屋已基本腾空,不少三江村拆迁户搬进新居。经过文物部门和有关专家实地踏勘后,在原有5处文保单位(点)基础上扩大了保护范围,对一些上世纪70年代 以前建造且具有一定价值的房屋,也作为文化资源保留。
据介绍,目前,“三江文化休闲园”规划已出炉,正在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作进一步完善修改。根据规划,袍江开发区将在4.5平方公里的三江口区域内,打造 包括古三江闸、三江所城、荷湖村、斗门古镇、汤绍恩纪念园在内的五大景区。其中,“三江所城”将成为整个“三江文化休闲园”的核心区域之一。
研讨会上,专家认为,“三江所城”整体保护、恢复的最佳时机在改革开放前就已错失,现存除了5处文保单位(点)之外,其余建筑的完整性和历史价值已与 “古所城”风貌相去甚远。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对所有建筑进行整体保护、恢复不切实际。袍江规划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三江村将以“绍兴古代抗倭第一城”来 规划设计,保留原先“一河二路”的格局,并对现存的古城墙进行保护性恢复,在保留原有街巷、河道基础上,拆除与原所城风貌不相符的建筑后规划为景观绿化用地,打造一个既生态宜游又留得住乡愁的“三江所城”。记者 王旭东 通讯员 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