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文物保护网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新闻中心»杭州加快历史建筑保护全域化进程 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实践范例 余杭首批历史建筑保护图则获批
杭州加快历史建筑保护全域化进程 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实践范例 余杭首批历史建筑保护图则获批
发表时间:2020-07-16    浏览次数:1580

发布时间:2020-07-16                    来源:杭州日报

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全域化节奏,正在全面加快。

日前,记者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了解到:《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图则——余杭区第一批》目前已得到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复,这也是杭州主城区之外获批的首个区县(市)历史建筑保护图则。同时,面向萧山、临安、富阳、淳安、建德等地的首批历史建筑保护图则也正在加紧编制或报批中。

“历史建筑保护图则编制工作实现在空间规划上对于历史建筑的历史价值、保护范围以及周边建设控制要求进行了确认,这将有效加强对历史建筑的抢救和保护力度。”市规划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往我市对于历史建筑的图则编制主要集中在主城区范围,目前已完成了七批,对全市300多处历史建筑进行了识别保护,“随着余杭区首批历史建筑保护图则获批,各区县市历史建筑图则编制进程全面加快,意味着在全域统筹的背景下,我市历史建筑、历史遗存的挖掘和保护力量正在进一步向农村地区延伸,将深化助力大杭州意义上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杭州市历史建筑保护图则——余杭区第一批》收录了分布在余杭区20个镇街的143处历史建筑,市、区两级规划资源部门工作人员投入了长达两年时间,对每一处建筑进行了细致的普查、丈量,识别了其中清代及以前建筑82处、民国建筑19处、新中国成立后建筑42处。“从现状来看,大部分建筑仍在使用,一些也结合美丽城镇建设作为了文化礼堂和教育场所。”市规划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民国建筑瓶窑茧站旧址,借助瓶窑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东风,目前已被改造成余杭蚕桑文化展示馆,焕发了新的活力。但同时也有大量建筑用于居住、一些也作为了商业用途,图则的推出对于这些历史建筑的保护具有现实的指导和约束意义。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共完成历史建筑名录的公布数量为1600多处,这意味着除了主城区及余杭范围已获批的历史建筑外,其他区县市正在进行图则保护的加起来仍有1000余处,“历史建筑是最直观生动的城市历史文化名片,持续深化对于历史建筑的识别、保护和利用,是深化实施城市记忆工程、助力打造‘重要窗口’的基础。”市规划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保护图则、空间规划编制、项目审批等具体工作为抓手,持续深化对我市历史建筑的识别保护,以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为指引,以头雁风采扛起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实践范例的使命担当,持续放大世界遗产综合带动效应,助力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

记者 刘园园 通讯员 杨文龙



 
主办:嘉兴市文物局 承办:嘉兴市文保所 版权所有:嘉兴市文保所 技术支持: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子信箱:jxwbs01@163.com 电话:0573-82067233 传真:0573-82067233 浙ICP备14041269号
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