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文物报 2016-01-05
2015年12月28日至29日,2015年文物保护领域物联网建设技术创新联盟“博物馆智慧化之路——数据知识化和呈现方式”学术研讨会暨文物保护领域物联网建设技术创新联盟理事会全体会议在苏州博物馆召开。会议由国家文物局主办,江苏省文物局、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协办,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局、苏州博物馆承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以及来自国内文博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企业的百余名代表参加研讨会。
宋新潮在讲话中指出,“智慧博物馆数据知识化与呈现方式”不仅是学术前沿问题,也是我国文物博物馆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问题。文物数字化不是单纯的保存图形图像,而是要让文物“活”起来。只有将数据转化为知识,博物馆才能更“智慧”。博物馆要在藏品、文物和公众之间筑起一道桥梁,使得文物、数据和研究成果得以广泛传播。他强调,博物馆首先要清楚我们的服务对象,系统搜集和分析他们的相关特征,提供适当的、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知识内容。文博单位要主动 与社会融合,善用当前社会主流的平台资源,将更多的知识化成果呈现给受众。
针对当前智慧博物馆建设新形势、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如何提升文物保护领域等热点问题,与会代表分享了各馆智慧博物馆建设实施情况的经验,积极探讨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助力博物馆进一步发展。此外,代表们还就“互联网+博物馆”“文物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的思考”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为解决当前博物馆智慧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建言献策。
会上,作为国家文物局首批试点单位,苏州博物馆向与会代表汇报了苏州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建设的前期成果。
研讨会后,文物保护领域物联网建设技术创新联盟召开了理事会,理事长封松林致辞,秘书长杨晓飞向理事会汇报了年度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度工作计划,理事会还就新加入理事和其他联盟工作事项进行了表决。(张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