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23 来源:浙江文物网 作者:季一秀
10月21日-24日,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和浙江省博物馆共同承办的“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20年年会暨‘博物馆与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构建’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本次研讨会共有来自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家博物馆、纪念馆、高校以及文博界的知名专家学者50余人参加。
10月21日晚,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20年年会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19-2020年工作总结》,对2019年以来专委会举办学术会议、出版学术论文集、开展疫情期间学术活动等有关工作作出了肯定,并提出继续为中国博物馆建设与发展提供交流平台和理论支持的工作目标。
10月22日上午9时,“博物馆与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构建”学术研讨会开幕。研讨会由主旨报告、主题发言及总结分享等环节组成,参会代表在会上积极分享交流理论研究成果和优秀实践经验,为当代博物馆如何在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中发挥作用建言献策。
主旨报告环节,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馆长孙志军以“实力就是话语权”为题,分享了博物馆通过提升实力在文化洪流之中把握话语权的工作经验;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蔡琴结合“江南生活美学展”案例,探讨了地域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张文立从中国博物馆学史的角度,谈论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郑州大学教授徐玲着眼于1950到1966的历史发展,探讨了新中国初期博物馆出国展览与国家形象建构的关系。
此次研讨会特别邀请50篇入围论文中的9位代表作主题发言。主题发言分两组进行,分别围绕“博物馆与跨文化交流”和“博物馆与地域文化”两个分话题,探讨了两个维度下博物馆如何有效参与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构建。9位发言人结合博物馆学、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等理论,从多个角度为博物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参与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提供理论与方法。(浙江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