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文物保护网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新闻中心»纵跨五年的海宁达泽庙遗址考古发掘顺利结束
纵跨五年的海宁达泽庙遗址考古发掘顺利结束
发表时间:2020-11-11    浏览次数:1499

发布时间:2020-11-11             来源:浙江文物网            作者:赵晔


自2016年5月开始,为配合扩大杭嘉湖南排工程,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海宁市文保所,对工程涉及的遗址南部区块进行了全面考古发掘。以年度为单位,整个发掘工作断续进行了五次,揭露面积共计9400平方米,清理史前至明清时期各类遗迹533处,出土各类编号器物1184件。期间,浙江省田野考古培训班两届17名学员参与了发掘。

发掘区的文化堆积包含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商周、春秋战国、唐宋、明清等各个阶段,表明这是一处长期有人类生活的历史村落。其主体为崧泽—良渚文化堆积,这一史前时代共清理出8个土台、2处房址、105座墓葬、185个灰坑、8个井窖和11条灰沟。崧泽晚期开始部分先民在此定居,修建人工土台用来居住和埋墓,良渚时期继续沿用,两者之间衔接紧密,并无间断。发掘区东部至南部存在一组东北—西南走向的灰沟,将遗址分为东西两区。从墓葬来看,崧泽时期人口较少,主要在西区活动;良渚时期人口增加,活动范围扩展至东西两区,重心也逐渐东移。墓葬规格较为普通,随葬品数量2—25件不等,有一定的贫富差距。陶器是主要的随葬品,石器少见;玉器占一定比例,但真玉很少,多为叶蜡石,器形有镯、锥形器、耘田器、镰、坠、管、珠串、片饰等。良渚晚期在东区出现了一座随葬玉璧的墓,同时还有4枚猪獠牙,墓葬等级相对较高。

达泽庙遗址见证了海宁地区史前社会基层村落的发展过程,同时反映了嘉兴地区史前文化的地域传统,是一个保存较好、格局和脉络相对清晰的史前村落样本。(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主办:嘉兴市文物局 承办:嘉兴市文保所 版权所有:嘉兴市文保所 技术支持: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子信箱:jxwbs01@163.com 电话:0573-82067233 传真:0573-82067233 浙ICP备14041269号
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