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文物保护网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新闻中心»上山文化申遗进入轨道
上山文化申遗进入轨道
发表时间:2021-11-22    浏览次数:1284

发布时间:2021-11-22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11月21日下午,记者从“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学术座谈会上获悉,浙江省将在“十四五”期间推进上山文化申遗。

上山文化于2000年首先发现于浙江省浦江县上山遗址。2006年11月, “上山文化”正式命名,这是目前浙江乃至整个东南地区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一万年。21年来,浙江已在浦江、嵊州、龙游、金华、永康、义乌、兰溪等地发现“上山文化”遗址20处。这里是钱塘江流域、长江中下游乃至全中国起步最早、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群,比河姆渡文化、跨湖桥文化分别早了3000年和2000年,将浙江的文明史推进到10000年前,改写了浙江历史。上山文化是中国农耕村落文化的源头,也是世界农业文化的重要发生地。

今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浙江上山遗址入选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亦印证了其重要性。今年也是“上山文化”命名15周年。21日在国博召开的“万年浙江与中华文明”学术座谈会,邀请了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国内大学、著名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

座谈会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召开。与会者围绕上山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及其在中华文明史和人类文明史中的地位分别作重点发言,并就上山文化的保护、宣传等方面工作展开讨论。来自英国、美国的专家学者以视频的方式进行了学术演讲,详细阐述了全球视野下的上山文化。

专家们一致认为,上山文化是改写人类文明史的重要发现,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篇章,是世界稻作农业起源地,具有重要的考古学价值。上山人是最早的农人,是最早生产水稻的先民。袁隆平“万年上山 世界稻源”题词和严文明先生“远古中华第一村”题词,是对上山文化价值内涵的高度概括。

“上山文化彩陶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彩陶”,这一观点也得到专家的普遍认同。其独特的红色陶系,是上山文化陶器的精华,也是中国彩陶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座谈会还围绕上山文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以及上山文化遗址群保护与展示的思考进行了相关研讨。据悉,上山文化工作得到了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明确提出要“推进上山文化申遗”。同时,上山文化工作已列入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和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21日上午,“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南1展厅开幕。展览由国博联合中国考古学会、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主办,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相关县市人民政府鼎力支持。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1月21日。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韵)



 
主办:嘉兴市文物局 承办:嘉兴市文保所 版权所有:嘉兴市文保所 技术支持: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子信箱:jxwbs01@163.com 电话:0573-82067233 传真:0573-82067233 浙ICP备14041269号
您是第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