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文物报 作者:长韦 2016-04-27
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的身影出现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红军广场。霏霏细雨中,习近平向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瞻仰红军纪念堂,参观金寨县革命博物馆。总书记一路奔波而来,就是要了解扶贫实际情况,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脱贫攻坚大计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怀着对人民的 热爱、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要求,打好脱贫攻坚战。
党中央高度重视老少边穷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要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确保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精准扶贫,文物工作同样大有可为。
金寨,地处大别山腹地,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 。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先后有 10 万儿女参军、参战,浴血疆场,涌现出洪学智等59位开国将军,遗留有包括红军医院、红军邮局、红军保卫局、红军道委(相当于现在的地市级机关) 等红军历史遗迹。
切实把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及时抢救和维修一批濒临毁灭的革命旧址和人文景观,在此基础上整合红色资源,打造红色品牌,形成旅游和保护的良性循环。多年来,金寨有关部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文物工作方针,努力 使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实现双向互动,和谐统一,走上自我完善、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在老区脱贫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贫困地区往往文物资源总量大、类型丰富、保存完整、价值突出、特色鲜明,文物资源优势十分明显。加强贫困地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不仅是历史责任,当下也可以在提升区域历史文化形象和知名度、满足和丰富当地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上助推扶贫脱贫,更重要的是文物部门通过博物馆建设和专 题展览,推进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项目实施,整合贫困地区文化、文物、自然生态等资源优势,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充分展现贫困地区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和现代进步,使人们了解本地历史,形成文化归属感,增强文化自信;弘扬和传承革命精神,坚定贫困地区脱贫的信心;通过加强大遗址保护和文物修复工程建设,优 化文物周边环境,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提升生活品质;合理适度利用文物资源,积极发展文物旅游和文博创意产品开发,吸引外来游客和关注,发展群众致富项目,带动群众增收。
文物保护利用在推动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潜力正日益显现,文物工作惠及民生、推动发展作用也将不断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