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19 来源:嘉兴日报
“长水塘,始建年代:春秋。”最近,南湖区长水塘河岸边新矗立的一块石碑吸引了市民注意力,该石碑是南湖区重要水文化遗产标识碑,碑身上不仅清楚标明了长水塘的名称、始建年代等信息,还有一个二维码。目前,南湖区共有7处重要水文化遗产完成了立碑工作。
“为进一步保护和利用好水文化,让水利工程更具特色与活力,我们选取河道、古桥等7处水文化遗产立标识碑。”区农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个标识碑都有一个二维码,扫一扫就能清楚了解该水文化遗产的相关信息,相当于它的一个“身份证”。
水利设施遗产彰显着文明与科学,也是地方悠久历史、特色文化的见证。接下来,南湖区将按照上级统一部署,逐步对全区重要水文化遗产进行立碑全覆盖。
水文化遗产以独具魅力的水文化元素,展现地区自古以来的治水实践,承载着灿烂的文化,南湖区因水而美,区域内湖泊、河网水系极为发达,水文化蕴藏丰富、积淀丰厚,保护与利用好全区水利文化遗产十分重要。去年以来,南湖区通过深度挖掘凝练治水精神,推动南湖区水文化蓬勃发展,加速推进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以调查摸底为切入点,南湖区开展了全域全面推进水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普查专项小组深入全区各镇(街道),通过问询、查勘、测量拍摄等,对区内水文化遗产进行实地调查,核实记录各个水文化遗产的地理位置和保存使用状况等信息,摸清遗产底数。目前,全区共普查出重要水文化遗产36项,包括水利工程遗产15项,不可移动相关物质水文化遗产12项,非物质水文化遗产9项。
为水文化遗产立标识碑,只是南湖区保护与利用好水文化遗产中的一项工作。以重要水文化遗产调查工作为契机,南湖区将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科普宣传工作,积极营造重视水文化、节水、爱水、护水的良好社会氛围。
此外,南湖区还将充分发挥全区水利数字化改革成果优势,着眼于重要水文化遗产数字化,增设水文化遗产保护图层,记录其地理位置和保存使用状况等信息。同时,还将与水域规划等图层相结合,严格把关涉及水文化遗产项目审批监管,筑牢水文化遗产安全底线。记者 褚晶君 通讯员 张晓佳 王仲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