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家浜遗址位于嘉兴市城南街道马家浜村,遗址分布面积约40000平方米。北与东北紧邻九里港,西有汶屋浜,西北为嘉兴机场,南为水稻田,原有高墩,因人为取土,现与周边地势无明显落差。1959年3月间,由浙江省文管会,杭州大学历史系等六家单位组成的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科学发掘。设探方五个,面积213平方米。从出土的器物和遗迹看,生产工具有磨制有孔石斧、弧背石锛,生活用具有夹砂红陶素面腰沿釜、牛鼻式双耳罐、带嘴平底盉等,玉器有玉璜、玉块,还发现大量的兽骨、鱼骨和碳化的菱。此外还有木结构建筑住房、公共墓地和俯身直肢葬式等特点,年代跨度距今约7000-6000年。马家浜遗址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的重视,1977年马家浜文化正式定名,并载入《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和1990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确立了它在史前文化中的地位,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地区已发现的较早的新石器文化代表,马家浜遗址是马家浜文化的命名地,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